新鲜 / 健康 / 便利 / 快速 / 放心
物流常见的根本理论 物流的定义:200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描述为:“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根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各国学者或组织在不同的角度对物流这一概念有不同的定义。然而,物流这一概念总的来说就是围绕着七个要素来进行表述的。这七个要素是:产品〔Product〕、数量〔Quantity〕、条件〔Condition〕、地点〔Place〕、时间〔Time〕、顾客〔Customer〕和本钱〔Cost〕。因而,物流的实质就是将适当数量的产品,在适当时间和条件下为适当的顾客送到适当的地点,同时保持其适当的本钱。物流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与企业的目标。 按物流主体方的目的不同可将物流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 第一方物流是指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自己将产品或商品送到客户手中的物流运作,而不依靠社会化的物流效劳。第一方物流实际上就是供方物流,或者叫销售物流,是由供给厂商到其各个用户的物流。 第二方物流是指用户企业从供给商市场购进各种物资而形成的物流,实际上就是需求方物流,或者说是购进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而言的。第三方物流指的是专业物流企业在整合了各种资源后,为客户提供包括物流设计规划、解决方案以及具体物流业务运作等全部物流效劳的物流活动。第三方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第三方物流是合同导向的一系列效劳。第三方物流根据合同条款的规定,而不是根据临时需求的要求,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效劳。②第三方物流是专业化、个性化的物流效劳。③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根底上的物流效劳。④拥有第三方物流配送的灵活性。 物流管理内容包罗万象,包括订单处理、需求预测、生产方案、采购、包装、存货控制、装卸搬运、运输、储存、企业和仓库选址、物品回收、零部件及效劳保障、废品处理、流通加工、配送、客户效劳、物流信息等内容。 现代物流对企业的作用:1.现代物流是生产流通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2.现代物流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现代物流的七大功能:包装、流通加工、仓储保管、配送、装卸搬运、运输和物流信息管理。 在物流系统设计和管理方面,每个企业都必须同时实现至少五个不同的作业目标。这些作业目标构成了物流表现的主要方面,包括快速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整合运输、质量等。 物流本钱是指物品在空间位移或储存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地说,它是指物品在实体运动过程中,如商品包装、装卸搬运、运输、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2001年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GB/T18354—200l国家标准,对供给链给出的定义是:“供给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效劳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给链,也称物流网络,简单的说,供给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给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其要素包括供给商、制造中心、仓库、配送中心和零售点,以及在各机构之间流动的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和产成品。 物流创造的根本效用包括:时间效用、空间效用和形质效用。 一、时间效用 1、缩短时间 2、弥补时间 3、延长时间。 在某些具体物流中也存在人为的能动的延长物流时间来创造效用的。以均衡人拉的需求,是一种有意识地延长物流时间、有意识增加时间差来创造价值。 二、空间效用 (1)空间效用指的是“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间差,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由于改变“物〞的不同场所所存在的位置,创造的效用称作“空间效用〞空间效用通过产品在适宜的地点被购置或消费而为产品创造或增加价值。 (2)通过物流将商品由低价值区转移到高价值区,便可区获得价值差,即“空间效用〞。 空间效用具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1、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 2、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 3、从低价值生产场所流入高价值需求场所 三、形质效用 〔1〕“物〞通过加工而增加而增加附加价值,取得新的使用价值,这是生产过程的职能。 〔2〕在流通过程中,可以通过流通加工的特殊生产形式,使处于流通过程中的“物〞通过特定方式的加工,将供给者手中所具有的形状性质的物资改造成具有需求者所需要的形状性质的物资,创造物资的形质效用,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这也是物流创造加工价值的活动。 物流的经济价值 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根底性支撑作用 〔1〕马克思从多方面论述了运输革命给社会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为工业运来了较远地方的廉价原料;不断为工商业开拓远方市场,扩大市场的范围;使商品产地和销地的位置和距离发生相对变化,改变资源的配置;加速了人口和资本的集中,促进了城市的开展,成为现代工业的先驱;运输业加速瓦解了各国小生产的分工方式,促使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全在形成,同时也激化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矛盾等等。 〔2〕开展经济学家罗斯托〔Rostow,1960〕认为,世界各国经济开展的阶段性演讲过程中运输的重要性不尽相同,便它总是以适宜的形式成为各个时期经济开展的前提条件和表现特征。 〔3〕B·豪伊尔〔Hovle,1973〕认为,任何人都无法逃脱运输,就算是最遥远、最落后和人烟稀少的地区,某种形式的运输也仍旧是那里日常生活节奏的根本组成局部。豪伊尔认为,运输是一个多维性质的问题,在经济、社会、政治和空间等各个尺度上都很重要,认为运输部门说得上是地理特征、经济历史、社会历史、社会和政治体制以及开展水平和模式的集中表达。 〔4〕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特定条件下,物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二、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增长 现代物流的区域经济价值主要表达在三个方面: 〔1〕现代物流业成为某一地区的主导产业,从而带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2〕由物流基地和物流园区形成的各种等级的物流中心成为地区大小不一的增长极,通过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带动有限地区内经济增长; 〔3〕由物流中心和物流根底设施线路形成的区域性物流网络形成地区开展的“点…轴〞开发效应。 1、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及形成区城支柱产业 〔1〕开展经济学家罗斯托〔1960〕认为,人类社会的开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2〕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是要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经济增长阶段的更替表现为主导部门次序的变化,他认为“现代经济增长实质上是部门的增长过程〞。经济增长总是由某个部门采用新技术开始的,采用了先进技术的部门降低了本钱,扩大了市场,增加了利润和积累。 〔3〕现代物流作业作为某一地区的主导部门不是孤立地开展起来的。 〔4〕物流主导部门的核心由铁道、公路、水运、空运、仓储、托运等行为主体组成。 〔5〕通过三种影响带动其他产业的成长:①后进效应,指物流产业对某些供给资料部门的影响;②旁侧效应,指物流产业对所在地区的商业、物质业、供销、粮食、外贸等行业及地区经济的所有行业的供给、生产、销售中的物流活动的影响;③前向效应,指物流产业对物流新工艺、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新装备工具出现的诱导作用。鲍森〔Pawson,1979〕认为,运输开展存在着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前向效应是基于运输创新的开展,任何一种新的或改善了的运输根底设施将影响移动的范围,容量和本钱,使流动性和可达性发生有效的变化,这将潜在的增进经济和社会时机。运输的后向效应那么是一种乘数效应。 2、区域性物流中心成为地区经济增长极 〔1〕其要点:①在高度工业化的背景下,社会生产集聚是在经济开展冲动的地点首先实现的;称经济开展的这种区域“极化〞为“增长极〞。②作为“增长极〞开展及作用根底的产业被称为关键产业,它的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有很强的增长推动力并且与其他产业有广泛的关联。③“增长极〞在两个方向作用于周围地区。一是“极化过程〞、二是扩散过程。④在“增长极〞开展演化的中后期,以“渗漏〞〔扩散〕作用为主,在这一阶段,给予多于吸取,区域开展水平趋于均衡。 〔2〕物流中心形成和开展过程有以下三个明显特点:①人力资源迅速聚集;②主导产业迅速形成,物流产业有很强的关联效应、乘数效应和竞争优势,呈现出开展快、竞争力强的特点;③资金迅速聚集,物流中心的增长极作用主要表达在以下两大方面:1、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2、改造传统产业的辐射效应。 3、物流网络和“点…轴〞开发效应 区域物流网络是由一些点和轴构成的。这里的“点〞指各级物流结点,“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连接起来的“根底设施束〞。 4、降低区域经济运行的物流本钱 三、降低企业物流本钱及实现企业竞争战略 1、降低企业物流本钱 〔1〕根据汤浅和夫〔1997〕的研究,物流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约在9%。 〔2〕降低〔10%〕的物流费用所起的作用,相当于销售额增加〔50%〕。 〔3〕马克思指出:“流通时间越等于或近于零,资本的职能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殖就越大。〞 〔4〕马克思还指出:“劳动时间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方案地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局部所占份额的尺度。 〔5〕时间的节约就是本钱的节约。 〔6〕哈佛大学的钱德勒教授于1977年提出了速度经济的概念,强调了追求从生产到流通的速度而带来的经济性。 〔7〕物流系统的形成与开展就是表达出一种对时间本钱节约的追求,通过准点供货以满足生产企业“零库存〞生产的要求。 2、实现企业竞争战略 〔1〕从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看,市场范围在空间上不断延伸,原来分割的国家或区域市场正逐渐演变成一个统一的全球市场。 〔2〕为了弥补产品开发和引入市场的巨大投资要求,企业必须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进入全球市场的能力已成为竞争成功的根底,获得全球市场份额已成为企业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因此制造企业必须开发在过去曾经被忽略的新领域,物流就是它们追求的一个领域。 四、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增加消费者剩余 创造消费者价值和满意是物流消费者经济价值的核心所在。 物流的假设干理论认识 一、商物别离 〔1〕“商〞,指“商流〞即商业性“交易〞,实际是商品价值运动,是商品所有权的转让,流动的是“商品所有权证书〞,是通过货币实现的。 〔2〕商物别离,就是在物资流通过程中将商流和物流活动分别开来进行。商流的特点,是灵活、机动、活泼、相对本钱低;而物流的特点:是费人、费事、费本钱。 〔3〕商物流别离是经济运行规律的必然表达。商物别离实际是流通总体中的专业分工,职能分工,是通过这种分工实现大生产式的社会再生产的产物。 1、商流与物流过程的别离 〔1〕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分工越来越越深入。 〔2〕商流过程与物流过程的别离,将成为网络经济时代的一个趋势,这种别离在网络经济时代将越发彻底。 2、商流经营者与物流经营者的别离 〔1〕网络经济时代,由于物流效劳供给商的出现,商品的交易双方只进行商流的运作,而物流那么由第三方来承当。这种商流运作和物流运作责任人的别离,是网络经济时代商物别离的一个标志。 〔2〕商物别离也并非绝对的。 〔3〕配送已成了许多人公认的既是商流又是物流的概念。 二、黑大陆说 〔1〕著名的管理学权威P·E德鲁克曾经讲过:“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物流水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 〔2〕“黑大陆〞说法主要是指尚未认识、尚未了解的意思。这一学说对于人们认识物流这一经济现象起到了启蒙作用。 三、物流冰山说 〔1〕物流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冰山的特点是大局部沉在水面之下,而露出水面的仅是冰山一角。 〔2〕物流领域的方方面面对我们而言还是不清楚的,在黑大陆中和冰山的水下局部正是物流尚待开发的领域,正是物流的潜力所在。 四、第三利润源 〔1〕第三利润源说出自日本,是人们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 〔2〕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第一个是资源领域,第二个是人力领域。资源领域起初是着眼于廉价原材料、燃料的获得,其后那么是依靠科技进步,节约消耗、节约代用、综合利用、回收利用乃至大量人工合成资源而获取高额利润,习惯称之为“第一个利润源。 〔3〕人力领域最初是廉价劳动,其后那么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消耗或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来降低劳动耗用从而降低本钱,增加利润,这个领域习惯称作“第二利润源〞。 〔4〕在前面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人所重视,按时间序排为“第三个利润源〞。 〔5〕第三个利润源的理论最初认识是基于几方面的认识:①物流是可以完全从流通中分化出来,自成一个独立运行的,有本身目标、本身目标、本身的管理,因而能对其进行独立的总体的判断;②物流和其他独立的经营活动一样,它不是总体的本钱构成因素,而是单独盈利因素,物流可以成为“利润中心〞型的独立系统;③从物流效劳角度来讲,通过有效的物流效劳,可以给接受物流效劳的生产企业创造更好的盈利时机,成为生产企业的“第三个利润源〞;④通过有效的物流活动,可以优化社会经济系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降低国民经济的总本钱,提高国民经济的总效益,将此看成为整个经济的“第三个利润源〞。 五、效益背反和物流系统观 〔1〕“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假设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勇彼亏的现象。 〔2〕包装活动的效益是以其他的损失为代价的。 〔3〕寻求解决和克服各功能要素效益背反现象是寻求物流系统优化,寻求物流的总体最优。 〔4〕物流的总体效果是森林的效果。“物流是一片森林而非一棵树木〞。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